聚焦民生、化解矛盾,促进发展、助力执政,这里是《今日关注》。石柱县下路街道红岩社区距离县城只有六、七公里,可当地桥沟组却有六十几户村民一直面临缺水的困境。这些年,村民们在山间挖了十几个大大小小的饮水坑,但水质水量都无法保障。而随着今年三伏天的来临,用水难的问题也更加突出。村民们遭遇的困境,到底有没有办法解决呢?来看今天的节目。
石柱县下路街道红岩社区桥沟组村民刘学建:“浑浊的,黄绿黄绿的,这是喝的水,煮饭的水。”
记者:“这个能喝吗?”
刘学建:“不沉淀就没法吃。”
记者:“还有虫。”
刘学建:“虫子还在爬。”
桥沟组的村民们告诉记者,他们六十几户居民的日常用水,全靠这些自己挖掘或天然形成的浅表水坑。由于没有任何防护,不仅水面漂浮着杂草树叶、浮游生物,而且水质浑黄,还有一股腥味。村民们将水抽回家后,要沉淀几日后才能勉强使用。
石柱县下路街道红岩社区桥沟组村民刘成春:“看嘛,这个水(很脏)吃起很困难,我们就是拿来自己洗澡、淘菜,实在(用水)压力大了,也拿来煮饭。”
石柱县下路街道红岩社区桥沟组村民付万权:“这就是我挖的池子,挖的水坑,挖来也没有多少水,马上就要干到没有了。”
当水坑干涸或水质恶劣的时候,买水便成了唯一的选择。目前,桥沟组的部分村民都是花钱购买桶装矿泉水,用来煮饭、饮用。
石柱县下路街道红岩社区桥沟组村民冉大姐:“因为我们家里人比较多,一家就是十个人,一个月就是几百块钱的(矿泉)水费,这个成本确实也太高了。”
其实,桥沟组的饮水难题并非“新情况”,而是一个拖了五、六年的老问题。2023年7月,下路街道红岩社区曾针对村民反映的情况回复:“2014年,当地对梅子湾山坪塘整治后,已经向桥沟组等地的群众供水”。采访中,社区负责人表示,是村民自己不愿意使用梅子湾山坪塘的水。
石柱县下路街道红岩社区党支部书记郑鹏程:“他们有些人不愿意用梅子湾的水。”
记者:“为什么?”
石柱县下路街道红岩社区党支部书记郑鹏程:“他们觉得梅子湾的水有点不干净。”
石柱县下路街道红岩社区桥沟组村民:“不是说脏了我们就不吃,因为它(梅子湾)的水是断断续续的,今天可能有,但明天又没得了,开着开着就没有了。”
石柱县下路街道红岩社区桥沟组村民刘成春:“如果说梅子湾那个水可以用的话,我们何必去吃死水坑的水,(水坑)那个水好脏好臭嘛。”
村民们表示, 梅子湾山坪塘的水时有时无,水质、水量都无法满足日常生活,因此大家只能自行四处找水,而这样的用水困境已经持续了五六年。去年6月,石柱县对部分农村供水区域实施一户一表改造,当时红岩社区准备将桥沟组纳入其中,为此,还向每户收了500元的安装费。可今年5月,这笔钱却退了回来。
石柱县下路街道红岩社区桥沟组村民刘成春:“(村委会)就直接把钱退给我们了,说(自来水)弄不上来,我们问他什么原因呢,他就说没有指标。”
下路街道在政务平台对此回复:“桥沟组这几十户村民不在总表供水范围内,不予架设管道。目前没有政策项目支撑村民安装自来水管的诉求。”面对这样的结果,村民们很是无奈。
石柱县下路街道红岩社区桥沟组村民付万权:“这里离县城城区只有几公里,离下路街道只有一公里的路,还喝不到安全的自来水,说出来都没有人信。”
据下路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,桥沟组共有132户村民存在饮水困难,去年当地政府已经解决其中的65户。但剩下的60几户村民,是否还存在用水困难,他们没有及时排查到位。
石柱县下路街道组织委员刘军:“我们村居两委在排查的时候,没有排查到位,导致群众饮水存在困难。接到群众反映之后,我们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排查,排查后我们将组织水车送水。”
采访中,下路街道的党工委书记周涛表示,2023年以来,他们多次和县水利局、县水投集团沟通协调此事,目前天泉村水厂项目已经基本完工。投入使用后,可惠及下路街道5个村社、20个居民小组,其中就包括桥沟组。
石柱县下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周涛:“(目前)管网已经接通了,只是还没有验收,没有通水。这个水厂建好之后,我们老百姓就可以用上干净清洁的自来水。”
安全饮水,不应该只是城市区域的标配,更应该是每个村落、每户家庭触手可及的基础保障。桥沟组的饮水困难已经存在五六年,虽然当地相关部门也为此做了不少工作,但这些工作对于部分村民们来说,却只是看得见、摸不着。发稿前记者得知,为解决燃眉之急,当地的天泉村水厂已开始投入使用。这一次,希望村民们的用水难题,可以得到彻底解决。